开县

招商网

开县招商网  >  开县招商动态  >  边道·大沥 | 在盐步谈民间信仰,还得去这三个地方

边道·大沥 | 在盐步谈民间信仰,还得去这三个地方

| 招商动态 |2016-07-09

提起大沥的古文化,就不得不说到历史文化名镇盐步。而在盐步要找“民间信仰”的话,就不能错过盐步华光庙、平地观音诞和颜边颜氏大宗祠了。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三个地方。同时,我们可以一直思考三个问题:信什么?怎么信?为什么信?

盐步华光庙

神明崇拜

五显祖庙,被当地人称为“华光庙”,位于盐步城区的六村文兴,在明宣德五年已经建成,主要供奉华光大帝,同时还有观音菩萨、黄大仙、金花娘娘、弥勒佛、韦陀天尊等神明。

华光庙是盐步地区最负盛名的庙宇,甚至闻名广佛,时有广州人前来祭拜。各地善信常于每月初五、十五、廿五到来参拜,谓之“拜五通”。

据《盐步华光庙记》记载,华光庙始建于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华光庙的起源充满传奇色彩,说法甚多。一种说法是,有一年村里水灾,漂来一块木头,形似菩萨,村民便用石头砌成约1m*2m,形似“太师椅”形状的“社公”,将其供奉起来。后来,村民越拜越觉灵验,便慢慢香火鼎盛起来,由当地善信在1430年建成了华光庙。

还有一说,华光庙位于盐步六村文兴约,原是三社庙。某年蟾溪(现盐步水道)水涨,漫过三社庙神坛后,村人发现有一三眼木雕神像坐在神坛上,原来是华光菩萨。村民香火供奉,祈灾后没疾病,祈福得家宅平安,果然灵验。于是迁出三社供奉华光大帝。

为什么要拜华光呢?据民国《佛山忠义乡志》卷十一《乡事》记载:“清乾隆三十二年,颜料行会馆演戏失火,毙数百人。清嘉庆十年,安宁里太上庙演戏,失火毙二十二人。嘉庆二十四年,新填地演戏,失火毙二十有五人。道光元年,灵应祠神回庙醮,棚火毙六十余人。锦香池中醮会,棚失火。池后路甚宽,而众于戏台旁两门争出,互挤而毙。”因此忌火的粤剧艺人均拜华光为祖师,视其为行业的保护神,以祈福消灾。粤剧艺人最早的行会组织——琼花会馆,亦因华光大闹琼花宴而得名,会馆的大殿称为琼花宫,供奉华光神像。

然而盐步并非粤剧名镇,没有太多粤剧艺人聚集,因而跟盐步关系更密切的起源另有其他原因。自古以来,盐步就是手工业名镇,手工作坊聚集。解放后,炮仗、灯芯、布匹等商铺密集,很容易发生火灾。华光帝是火神,于是盐步人拜祭华光以免火灾。

华光庙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但世事沧桑,华光庙也曾随着时代发展几经跌宕,方成今日格局。刚建造的时候,华光庙其实恰在盐步水道西岸,经过数百年变迁,华光庙四周变成陆地,修建了道路、农田和房舍,华光庙也“缩”进了村里。但是,华光庙的庙址从始至终未曾迁移,原貌也没有很大改变。

民国二十年(1931),华光庙曾重修一次,竣工之日,村民组成八音锣鼓、儿童戏装飘色造型等传统仪仗,在盐步大街主道巡游。

文革时期,全国各地大小庙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大部分被拆毁,幸运的则被别的机构征用,得以保存。盐步华光庙是幸运度过危机的一类。文革时期,无人再敢“搞封建迷信活动”,于是华光庙被征用为纸袋厂。

后来因纸袋厂扩张需要,另辟新址,退出华光庙,这是1994年。后来,当地善信得知此事,欲重修华光庙。1995年,方在庙外挂起布帐,帐上写一“神”字(或是“华光”二字),准备恢复拜祭、大兴土木的时候,传闻公安局局长曾华要来抓人了。一帮民众立即四处逃散,重修华光庙一事暂且搁置。1996年,港澳同胞向上级打报告,文字载“重建华光庙”,上书镇政府。当时领导谭志光指导村民修改文本,“不写‘重建’,要写‘重修’!”同乡会修改文书后,立即得到批准了。1997年籍香港回归,旅港盐步同乡会立即筹备资金,回乡组织重修华光庙。当时的重修虽然让华光庙再接香火,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在道教传统中,北帝应着黑袍,天后和龙母的衣服红底绣花,华光大帝则应身着白袍。盐步老龙 由“五显华光”大帝坐镇神位,船中有5个罗伞,遮盖龙神之罗伞为白色,正是为了跟五显华光大帝所穿的袍甲一致。但当时一位香港同胞由于不了解历史文化,给庙里的华光大帝捐献了一件黄袍,因此这庙里坐镇的华光大帝便是身着黄袍的,让懂历史的老人哭笑不得。

八十年代时,华光庙的左厢曾作盐步法庭,村民遇到鸡毛蒜皮的纷争,吵架等小事都会上告到这里求得法官的调解。后来逐渐成为华光庙的一部分,供奉车公、文昌和地藏。华光庙右边以前则是私人的房屋,十几年前由侨胞捐献出来,现在是会客厅,厅中还摆放着华光大帝的戏服。

从前,华光庙只供奉华光大帝。重修之后,由港澳同胞牵头,慢慢请来了观音菩萨、金花娘娘、黄大仙(港人崇拜)、弥勒佛、韦陀天尊、太岁爷、财神爷、车公、文昌、地藏菩萨,最近还请来了齐天大圣孙悟空。

平地观音诞

神诞庆典

平地观音古庙位于平地村之东南,有二进深,面积约200平方米。坐北朝南,从前既有魁星阁(文昌塔)高耸于前,又有龙池(鱼塘)绕其后,庙周青松翠竹映带迴环,但如今文昌塔已被拆除,四周树木也所剩不多。

一直以来,平地观音庙都因灵验闻名四方,平时初一十五来拜祭的人就非常多。民间还流传着两个观音庙的传说。

1985年恢复观音诞庆典以来,每年六月十九观音诞,平地都会燃放烟火庆祝。唯独有一年,政府突然颁布指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于是那一年烟花晚会没有举办。而就在同年,平地黄边的一个布行夜里突发一场十年不遇的大火,由于平地一带纺织业兴旺,邻近的商铺到了晚上都存放着大量布匹,所以当时损失非常惨重。经此意外,村里重新恢复了观音诞的烟花晚会,从此就再没有发生过火灾。

还有一次,平地村遇龙卷风来袭,但狂风方至平地村的观音庙时就突然发生了偏向,迅速离开了平地村。这两个故事在善信和居民之间口口相传,平地观音庙因而威名更盛。

农历“六月十九”观音诞自古便是平地村的盛会,“六月十九”在大家心目中就是观音诞的代名词。从前,每到节前几天,外出谋生的村民,就陆续不断从省城搭船回平地大码头,经北帝庙回家参加盛会,或忙碌筹备以接待亲朋到访看大戏。平日颇为清静的田间石路,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亦忙得不可开交。

平地观音庙在附近颇有名气,常年香火鼎盛,四乡民众普遍信奉观音菩萨。旧时观音诞三年小庆,五年大庆,大庆年设坛打酿,观音出游,烧烟花,抡花炮,做大戏,十分热闹。盛会由十八开始,庙内信众上香昼夜不断。

贺诞期间,观音庙会请来师父在庙前搭醮棚做法事,超度无主亡魂。棚内摆设神坛祭品,门口两边各有一个用竹纸扎成的神像,体态壮硕、一丈多高,形象十分威严凶猛,足令“细佬哥”望而生畏,人们称之为“大山佬”,此乃守坛护法使者。醮棚南面插上很多幡旗和一串串白灯笼,就是日常所说的幡杆灯笼,甚为肃穆,让人畏惧。到如今,法事虽仍会在观音诞前一天举行,但形式与旧日已然不同。

每隔四年,还会有“观音出游”的仪式(如今观音出游选在奥运举办的第二年)。观音出游时,村内各主要神庙的“行宫”神像——观音菩萨、三娘圣母、真武北帝、玄坛赵公元帅等,分别坐上花轿或坐椅。队伍由灯笼、火蓝、旗帜、罗伞、飘色人物造型,色马仪仗,八音鼓乐,高头骏马,金龙银龙等组成,会行进数百丈。巡游队伍途径平地堡辖内二十一个村庄 。沿途村民热烈欢迎、以茶水接待,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观音出游己有百多年历史,但因故停办60多年,如不复办传承,地方民族文化遗产将会消失。于是经众议决定,2009年六月十九恢复举办此传统活动,组成有200多人的巡游队伍。当天,出游菩萨先在庙内开光,上午八时,由十多位法师领头,念经及散花,接着是平地观音古庙“头牌”传统竹扎灯笼一对,上书“平地观音古庙”,两个“独脚牌”紧接,上写“观音三娘宝诞”。随后旗帜队伍,领着三顶花轿,座上分别为护法韦陀、三娘圣母、观音菩萨神像,桥后两旁各一对御扇护荫。之后是罗伞队、观音宫灯队、八音乐队。接着是“七仙女下凡”、“八仙贺诞”人物化妆造型,还有两只高头大马,马头戴上大红花,健步行走。狮队旗帜领着醒狮,金龙银龙队伍压后,巡游队伍便浩浩荡荡出发。首站平地队,经大祠堂北行进入平地村内街,到新基、义基,转去道头、华村,南行到泗沥一、二队,回到平地村委会,东行到桥头、麦边,再去东约、学正黄祠,转去黄边、冯边,经平地大道回观音庙,行程约四个半钟。沿途炮竹声、锣鼓声、欢呼声响彻云霄,所到各村,村民热烈欢迎,设坛焚香供奉,有醒狮迎接吉祥临门,更有村民下跪虔诚礼拜,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娱乐升平的景象,后辈得以大开眼界。

在观音诞做大戏称之为 “神功戏”,一个诞期往往会连续做多个“班头”(剧团)。据老人回忆,有一年曾断断续续做了一个多月。分日、亱(夜)场,日场从下午开始,宿场做到天光(次日早上)称为“天光班”。天光班是由非主要演员上演短剧。“牌灯佬” 举着介绍演出内容的竹制牌子上街到处游行,并派发“戏桥”(剧情简介)以宣传。平地所请回的多是猛班名佬馆(著名戏班和演员),那时农村还未通电,照明只有“火水灯”,戏棚用“大光灯”(煤气灯),但表演时已有“电灯布景,咪头播送”之超前设备。戏棚在祠堂前草地向南伸延至鱼塘,高大宽敞,可容数百观众,是竹、木结构,上盖葵蓬,木柱涂上彩色,称为“花柱”,座位为阶梯型,北高南低,普通座位是木板扎成,前座贵宾席是竹椅、竹床。台前西侧设“兄弟棚”,是“企位”(站位),此位不用买“飞”(票),因人多挤迫,没钱买“飞”的村民就去“逼戏棚”。戏“开台”(开始演出)后到一定时间会“放棚”,不用买“飞”可入内“睇戏”(看戏),称为“打戏钉”。

1947年观音诞,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演戏筹款建德政学校,卖票所得款项全部拨入建校资费。现存 1947 年六月什一日的“戏桥”,是胜寿年剧团的演出,演员有舰少佳、郎药玉、林少群等,日演《生红娘》,夜演《十奏严寓》。

1993年,由旅港南海平地黄氏同乡会筹建的在观音庙原址上重建的观音古庙落成,是时年组织规模较大之贺诞活动。但碍于政治敏感,活动定名为“平地烟花晚会”。在平地村委会支持下,原星瓦棚戏台改建成如今较为规范的“平地大戏台”,于2009年观音诞落成。至此,如今看到的观音诞庆典方成规模。

颜氏大宗祠

祖先祭祀

颜边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盐步街道,是河西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北宋咸平年间,颜真卿的玄孙颜光先就已开村,故颜边是盐步建村最早的村落之一,到现在有上千年历史。颜氏族人开村时以姓氏取村名,加上珠三角一带常用的后缀“边”,便称颜边。

颜边祠堂众多,有颜氏的“前湾公”“松石公”“云松公”“太华公”“松菊公”“茂林公”“大夫祠”“冲华公”“南厅”等,还有冯氏“冯氏大宗祠”“南溪公”,以及位于颜氏大宗祠西侧的北帝庙(“新庙”)、位于冯家的水月宫观音庙(“旧庙”)。

颜氏大宗祠位于颜边村中心位置,是河西乃至盐步历史最长,保存又完好的一间祠堂。始建于明朝中叶 ,最近一次重修在1998年。主要祭祀南海颜氏始祖颜光先、颜德容父子。

盐步颜氏所存族谱是《南海蟾步房颜氏家谱》,现保存在颜彦森家中。族谱记载鲁公颜真卿的曾孙颜翊,于宋乾德年间为江西永新令,家在双乳峰下,其季子颜光先在宋咸平年间为广东廉访使 ,居于南海,遂为南海颜氏始祖。

根据族谱记载,颜氏大宗祠里供奉的始祖是颜氏第四十四世祖颜光先以及其子颜德容,远祖一世,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但在村民眼里,颜光先就算作始祖,世代都按此排列,之前的就不计算在内。

颜光先(公元930-1023年)原籍江西永新,颜真卿玄孙,颜翊第四子,北宋时历官广东廉访使,咸平年间居于南海颜边,致仕后返乡,寿94岁。“光先,翊之四子也。幼而聪慧,工文翰历,官广东廉访使。为政廉平,执法不避权势。宋咸平间,居于南海”。 颜德容为颜光先长子,随父宦入粤,卜居盐步颜边至终。

据颜彦森介绍,当年先祖光先曾是廉政法头,因执法严明,得罪不少朝中大官。颜光先为了避免整个家族受到这些贪官污吏的迫害,便南下避难。当时家中外婆 带着全家老小南下广东,为了纪念她的功劳,颜氏大宗祠的神牌旁还设置了供奉她的“彰德祠”,这对一位封建时代的女性来说确是莫大的荣耀。与当时大多数南迁的宗族不同,颜氏没有走韶关南雄珠玑巷的经典路线,而是从江西经过永新县双乳峰进入广东。他们所走的山路是沟通江西和广东的小道,路途崎岖,最后到了一个荒芜之地,就在今天的颜边生活下来。

颜氏大宗祠位于颜边村的中心位置,坐北朝南,有三进三间两天井、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建筑,占地863平方米。大门正上方壁画现保存尚好,白石门上有阳文石刻:“颜氏大宗祠,道光十三年仲秋重修,下署蕉园庆保书” 匾牌,匾下对联:“名高德行,世笃忠贞”,门前座有两面抛台,方石柱横梁上雕有石麒麟一对。中后两座各有四条坤甸园木柱,为三横五托结构,瓦脊为麒麟灰雕图案,现保存有明代石柱及清代典型岭南风格的砖雕、木雕和描述岭南风情的壁画,部分砖雕已损坏。二进院落为克复堂,三进院落为复圣公裔,供奉复圣公。祠堂两边有青云巷及钟鼓楼,门上分别刻有“桂缛”“兰馨”。

颜氏大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后屡有重修。 数年前有考古学家考证祠堂内的石材的用料和打磨手法,断定有的石柱是明代遗物,部分红色石基则出现在清代。祠堂二进成为“客堂”,意指会客所用,还会在这里开老人会,惩治坏人,或者开展教育活动;三进称为“寝堂”,用于放置祖先神主牌,意为祖先安寝之地。本来,在颜氏大宗祠最里面摆放着颜氏祖先的神位,后来族人主动将其请下,不再放置。据森叔说,这是为了与时俱进,减少牌位可能给访客带来的不适。牌位的左近供奉着“彰德祠”,香火不辍,是为了纪念当年带颜家南下的婆婆。

解放后“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时期中,颜氏大宗祠也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比如,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的时候,物资稀缺,当时为了建造大闸,将祠堂一二进之间的实木屏风拆去,用作拦截河流的闸门。祠堂外部的一些砖雕、灰雕也被红卫兵凿去。民国时期,颜氏大宗祠也被用作“崇义私塾”,解放后成为“颜边小学”。后来颜边小学搬到现在河西小学的位置,经过香港侨胞和当地村民的努力,大宗祠才归还给颜氏,当时这一回归被成为“重光”,意为宗祠重放光辉,祠堂里也收集了不少当时颜氏宗亲送给祠堂的对联,上书“重光庆”。1986年,颜氏族人颜镜兴、颜简超、颜静波、颜邦等发起重修祠堂,各地族人(主要为旅港侨胞)捐资17万港币,于是祠堂成现时规模。如今颜氏大宗祠已经成为广东省不可移动文物,归国家所有,但是也可以给族人使用。

颜边村现成立了克复堂管理委员会,在克复堂内分期展出颜氏杰出人物生平史料,有遗像、遗物、著作、图片、文字介绍等,对颜氏子孙起到积极的教育启迪意义。

宗亲会、同乡会之类的组织并不少见,但是敢称“世界”二字的,着实不多。1991年在新加坡成立的世界颜氏宗亲联谊会拥有庞大的组织,成员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菲律宾、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他们大概每两年就会在不同的地方(新加坡、菲律宾、南京、山东等)召开一次“世界颜氏宗亲联谊大会”,至今已有十二届。南迁到广东南海的颜氏,每届都会派代表去参加。森叔说,联谊会的召开除了凝聚宗族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功能是为当地招商引资。颜氏宗亲和侨胞不仅人数众多,分布在世界各地,而且很多财力雄厚,常回到家乡资助家乡的基础设施建设,或投资设厂。

跟世界各地的颜氏族人一样,盐步颜边的颜氏也会将颜回追认为始祖。在颜氏大宗祠的资料柜里,摆放着《陋巷志》、《颜氏家谱》等族谱。其中,《陋巷志》以春秋时期的圣贤颜回所居的“陋巷”命名,是一部以圣贤家族历史为对象的专门志书。《颜氏家谱》则是唐建中元年(公元780年)七月,由鲁公颜真卿重修。

至于颜边颜氏家族这一支的族谱,则是《南海蟾步房颜氏家谱》。文革时期,许多村落的族谱被毁,而颜氏的族谱保存在香港侨胞手上,是以逃过一劫。目前族谱仍在香港侨胞手中,颜彦森手上的族谱是复印本。但是,由于文革以来,颜边一直被认为是封建堡垒,一举一动均在严密监视中,也就没有族人敢提出重修族谱。直到改革开放后,有人提出重修族谱,但由于积极的人不多,村中老人精力有限,重修族谱又是一件工程浩大的事,这一计划便搁浅了。

颜边颜氏的后代同样开枝散叶到了世界各地,但对家乡最为关心和支持的,要数香港侨胞。1986年的颜氏大宗祠重修,旅港侨胞就捐资17万,单笔捐资超过一万的也有四个。在当时,一万港币也不是个小数目。除了重修祠堂外,他们还在祠堂外面修建了广场、池塘、走廊、凉亭、假山。目前,香港的颜氏族人颜镜兴还担任了旅港盐步同乡会的会长,在8月3日还来回两岸参加了盐步华光庙新供奉的斗战胜佛(孙悟空)的点睛仪式。

当然,同乡会只能提供资金,很多事情不能亲力亲为,重修祠堂、建设公共设施等工作还是要由当地村民承担,颜彦森就属于热心人士之一。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和城乡规划变迁,盐步的地位在大沥镇日渐下降,村民若只待在颜边这样的古村落很难改善生活。因此如今颜氏的许多后代都迁往附近的城市如广州、禅城、桂城,近者搬到附近的盐步城区,留守在村中的多是老人。

展览预告

边度系大沥?盐步当年卖盐么?谢边、钟边、颜边、曹边……大沥一带点解咁多边?想了解更多大沥历史故事,敬请关注“边道.大沥-第二期南海地名文化保育专题展览”,7月12日-21日,南海文化馆约定你!

编辑 | 静静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公众号推送内容。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北邻城口;东邻巫溪、云阳;南接万州;西与四川省的宣汉、开江两县接壤,是重庆市区通往巫溪、城口的必经之地,公路距万州区78千米,距云阳新县城70千米,距重庆(经开江县任市镇)300多千米,距巫溪县198千米,距城口县2... 更多

投资开县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梁平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石柱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璧山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开县产业扶持政策

    开县土地出租出售     开县厂房出租出售     开县仓库出租出售     开县写字楼出租出售

    开县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